Page 122 - a4
P. 122
P Products
产品中心
度;“人脸识别系统”集成了人工智能、机器识别、 图像特征提取以及匹配与识别。
机器学习、模型理论、专家系统、视频图像处理等 人脸图像采集:不同的人脸图像都能通过摄
多种专业技术,同时需结合中间值处理的理论与实 像镜头采集下来,比如静态图像、动态图像、不同
现,是生物特征识别的最新应用,其核心技术的实 的位置、不同表情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采集。
现,展现了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的转化。 当用户在采集设备的拍摄范围内时,采集设备会自
技术特点 动搜索并拍摄用户的人脸图像。
传统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可见光图像 人脸检测:人脸检测在实际中主要用于人脸
的人脸识别,这也是人们熟悉的识别方式,已有30 识别的预处理,即在图像中准确标定出人脸的位
多年的研发历史。但这种方式有着难以克服的缺 置和大小。人脸图像中包含的模式特征十分丰富,
陷,尤其在环境光照发生变化时,识别效果会急剧 如直方图特征、颜色特征、模板特征、结构特征及
下降,无法满足实际系统的需要。解决光照问题的 Haar特征等。人脸检测就是把这其中有用的信息
方案有三维图像人脸识别,和热成像人脸识别。但 挑出来,并利用这些特征实现人脸检测。
这两种技术还远不成熟,识别效果不尽人意。
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基于主动近
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技术。它可以克服光
线变化的影响,已经取得了卓越的识别性能,在精
度、稳定性和速度方面的整体系统性能超过三维
图像人脸识别。这项技术在近两三年发展迅速,使
人脸识别技术逐渐走向实用化。
与其它类型的生物识别比较人脸识别具有如
下特点:
非强制性:用户不需要专门配合人脸采集设
备,几乎可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可获取人脸图 人脸图像预处理:对于人脸的图像预处理是
像,这样的取样方式没有“强制性”。 基于人脸检测结果,对图像进行处理并最终服务
非接触性:用户不需要和设备直接接触就能获 于特征提取的过程。系统获取的原始图像由于受
取人脸图像。 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和随机干扰,往往不能直接使
并发性:在实际应用场景下可以进行多个人脸 用,必须在图像处理的早期阶段对它进行灰度校
的分拣、判断及识别。 正、噪声过滤等图像预处理。对于人脸图像而言,
除此之外,还符合视觉特性:“以貌识人”的特 其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人脸图像的光线补偿、灰
性,以及操作简单、结果直观、隐蔽性好等特点。 度变换、直方图均衡化、归一化、几何校正、滤波
技术流程 以及锐化等。
人脸识别系统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,分别 人脸图像特征提取:人脸识别系统可使用的
为:人脸图像采集及检测、人脸图像预处理、人脸 特征通常分为视觉特征、像素统计特征、人脸图像
104 第七届深圳国际智能交通与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展览会(2018.6.22-6.24深圳会展中心)www.its-expo.com
6-1产品中心.indd 104 2018/5/25 16:29:16